捷报比分直播教学工作优质优酬管理办法(试行)(校教字〔2011〕14号)
捷报比分直播教学工作优质优酬
管理办法(试行)
为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承担教学工作,参加教学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对教学工作实行优质优酬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一、实行优质优酬管理的教学工作范围
学校实行教学工作优质优酬管理的对象为:承担全日制普通本科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包括实验技术人员、实习指导教师)和承担全日制研究生公共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
其中,本科教学工作质量优秀由教务处认定,研究生教学工作质量优秀由研究生院(筹)认定,学校年终统一发放优质酬金。
二、教学质量优秀条件与认定程序
(一)本科理论教学质量优秀
积极承担理论课程教学工作任务,教学过程规范,所讲授课程在同类课程学生、同行教师和督导专家综合测评排名中居于前列的教师,可申请本科理论教学质量优秀。
本科理论教学质量优秀由任课教师申报,学院(部)依据本科理论教学优秀量化考核表(附件1)和本学院(部)制定的考核细则,每学期组织督导专家、学生、同行教师对申报理论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以课头为单位量化考核,并排序。
理论教学质量优秀候选人,由学院(部)教学分委员会遴选、公示,经教务处审核,报主管校领导审定。
根据不同课程类别,基础课全校排序,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在学院排序;排名前10%的,以该课头教学工作量为基数,其酬金上浮30%;排名前11-20%的,上浮20%;排名前21-30%的,上浮10%。
(二)本科实践教学质量优秀
在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中作出较大成绩、学生满意度高的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实习指导教师,可申报实践教学质量优秀。实践教学质量优秀包含实验教学优秀和实习(实训)教学优秀两部分。
申报实验教学优秀的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由各学院组织督导专家、学生、同行教师依据本科实验教学优秀量化考核表(附件2)和本学院制定的考核细则进行考核。
实验教学原则上以课头为单位量化考核,由学院排序。排名前10%的,以该课头教学工作量为基数,其酬金上浮30%;排名前11-20%的,上浮20%;排名前21-30%的,上浮10%。
申报实习(实训)教学优秀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由学院依据本科实习(实训)教学优秀量化考核表(附件3)和学院制定的考核细则进行考核。
实习(实训)原则上以教学班为单位量化考核,并排序;量化考核在本学院排名前10%的,以其实习(实训)教学工作量为基数,酬金上浮30%;排名前11-20%的,上浮20%;排名前21-30%的,上浮10%。
实验教学优秀和实习(实训)教学优秀候选人,由学院考核、推荐,经教务处审核、公示,报主管校领导审定。
(三)本科网络平台使用优秀
积极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依托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对所教本科课程持续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的教师,可申报课程教学网络平台使用优秀。
本科网络平台使用优秀由教师向所在学院(部)申报,学院(部)汇总后报教务处,教务处依据网络课堂服务器记载的数据,按照本科课程教学网络平台使用优秀量化考核表(附件4),每学期遴选10名优秀教师,经公示,报主管校领导审定,学校给予每人3000元的优质酬金。
(四)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优秀
承担研究生公共课程教学任务,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参加教学改革,注重培养研究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效果好,学生、同行、督导专家和管理人员对课程的综合测评得分居于前列的教师,可申报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优秀。
全校优秀数不超过该年度开课门次总数30%,优秀名额由研究生院(筹)测算后,按相应比例分配至承担全日制研究生公共课程教学的相关学院。
学院排名前10%的,以该课程教学工作量为基数,酬金上浮30%;排名前11%-20%的,上浮20%;排名前21%-30%的,上浮10%。
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优秀由教师申报,学院(部)根据条件遴选,经研究生院(筹)审核、公示,报主管校领导审定。
三、附则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其解释权属教务处和研究生院(筹)。原捷报比分直播教学优秀奖评选办法同时作废。
附件 1. 本科理论教学质量优秀量化考核表
2. 本科实验教学质量优秀量化考核表
3. 本科实习(实训)教学质量优秀量化考核表
4. 本科课程教学网络平台使用优秀量化考核表
附件1:
本科理论教学质量优秀量化考核表
所在学院(部): 申请人姓名: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项目 |
评价指标 |
满分 |
得分 |
课堂教学效果 |
课堂教学学生、同行、督导专家综合测评得分折算计入。 |
50 |
|
教学规范 |
遵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严格落实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 1.参与制订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科学选用教材,填写内容完整的教学日历。 2.认真备课,适时更新教案的内容,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3. 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日历的进程上课,建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维护课堂秩序,检查、分析学生到课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 认真、细致、及时批改作业,利用网络等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指导学生掌握独立学习的规律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按要求做好试卷命题、阅卷、登分、复查保存等常规工作。 6.完成学院布置的其他本科教学工作任务。 |
30 |
|
教学建设与成效 |
按时参加本教学单位的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积极参与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参与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指导; 取得一定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 |
20 |
|
总分 |
|
|
|
注:此评价指标重在引导,学院可根据此表制定更加详细的考核细则。
附件2:
本科实验教学质量优秀量化考核表
所在学院(部): 实验课程名称: 实验班级:
项目 |
评价指标 |
满分 |
得分 |
实验教学研究 |
重视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更新:根据课程知识和相关技术发展情况更新实验内容、研制实验设备、开发实验项目、编写实验教材和论文。(10分) 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达该课程实验项目的50%以上。(10分) 参加实验教学研究活动,利用网络开展实验教学,开发有实验项目的网上学习内容供学生预习或实现实验项目的计算机管理。(10分)
|
30 |
|
实验教学规范 |
遵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严格落实实验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1.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和参考教材)、实验教学大纲、实验室日志齐全。(10分) 2.实验准备工作认真,检查仪器设备和器材(大型仪器设备有使用记录),对于难度较大的大型综合性实施预做,并写出实验报告备查。(10分) 3.实验项目开始前,宣讲有关规章制度、安全事项等,并简明、扼要地讲清实验的目的、内容、要求,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等。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实验情况进行观察,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解答出现的实验现象和疑难问题,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以及正确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和观察、测量、记载、处理实验数据及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10分) 4.严格要求学生,实验前认真检查实验预习情况;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记录和评定学生操作情况;实验结束时检查实验数据和结果,并按实验室有关规定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程度和清洁卫生情况。(10分) 5.认真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根据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质量以及考勤情况,综合评定学生实验课成绩,学生满意度高。(10分) |
50 |
|
实验教学管理 |
1 实验室设备帐、物、卡一致,设备使用和维修记录完整、规范。 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10分) 2 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10分) |
20 |
|
总分 |
|
|
|
注:此评价指标重在引导,学院可根据此表制定更加详细的考核细则。
附件3:
本科实习(实训)教学质量优秀量化考核表
所在学院(部): 申请人姓名: 教学班级:
项目 |
评价指标 |
满分 |
得分 |
实习教学准备 |
按照专业对口、就近就便的原则,审慎选择实习单位(或方式),预先编制实习执行大纲和实习计划; 实习动员充分,安全、保密教育到位,使学生明确实习任务和注意事项。 |
20 |
|
实习教学过程 |
实习内容饱满,措施完善,实习时间符合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满意度高; 对学生要求严格,指导充分,无安全事故发生; (分散实习的指导教师,要获知每个学生的实习地点、联系方式,并在实习期间每周至少与每个学生联系一次,利用多种途径指导实习。) |
60 |
|
实习教学资料 |
实习结束后,认真批改实习报告,评定学生成绩,撰写实习总结,提交实习信息反馈表。 |
20 |
|
总分 |
|
|
|
注:此评价指标重在引导,学院可根据此表制定更加详细的考核细则。
附件4:
本科课程教学网络平台使用优秀量化考核表
所在学院(部): 课程名称: 申请人姓名: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要 观测点 |
满分值 |
评分等级 |
||||
A |
B |
C |
D |
E |
||||
1.0 |
0.8 |
0.6 |
0.4 |
0.2 |
||||
学生使用考核情况
40 分 |
教学使用 |
1选课学生数(2分) 2进入课程学生人次数与选课学生数比例(8分) |
10分 |
|
|
|
|
|
课外学习 |
1添加教学材料总数(5分) 2添加课程作业总数(5分) 3上交作业总数(10分) |
20分 |
|
|
|
|
|
|
信息发布 |
1发布课程通知总数(3分) 2课程论坛发表主题总数(3分) 3课程论坛发文总数(4分) |
10分 |
|
|
|
|
|
|
教师使用考核情况
40 分 |
推广使用 |
1课程被访问总数(3分) 2同行教师进入课程总数(3分) 3访客进入课程总数(4分) |
10分 |
|
|
|
|
|
教学资源 |
1添加常见问题总数(2分) 2发布课程问卷总数(2分) 3添加个人资源次数(2分) 4布置课程作业次数(4分) 5发布课程通知次数(3分) 6添加试题库试题次数(4分) 7发表博客文章次数(3分) |
20分 |
|
|
|
|
|
|
师生互动 |
1课程论坛发文次数(2分) 2课程论坛回文次数(2分) 3批改课程作业次数(3分) 4回答学生问题次数(3分) |
10分 |
|
|
|
|
|
|
其他 项目 20分 |
参评老师本年度所获其他教学奖励项目 |
10分 |
|
|
|
|
|
|
本网络课程教学是否由教学团队开展 |
10分 |
|
|
|
|
|
||
总 分 |
|
备注:各考核点以全校数量最高者为满分,其余按比例折算。